郑州市第一〇六高级中学校长胡庆周对活动进行指导
心理游园会快乐图卡速答活动
同学们热情展示自己的手绘团扇成果
同学们与玩偶欢乐互动
为探索艺术与心理融合育人新路径,5月20日、21日,郑州市第一〇六高级中学以“心心相印 ‘艺’起出发”为主题,举办“2025年心理健康月”特色心理游园会活动。活动将艺术疗愈与心理学实践深度融合,通过六大创意活动构建心理疗愈闭环,吸引全校同学积极参与。郑州市第一〇六高级中学校长胡庆周来到现场,为活动注入强劲动能。
此次游园会以积极心理学的情绪唤醒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和社会联结理论为基石,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创新采用“绘画、泥塑、拼贴、书写”等多种艺术形式,精心设计“唤醒快乐记忆—创造快乐体验—传递快乐能量”三大逻辑模块。活动伊始,充满巧思的签到墙便成为全场焦点。这面“生命小美好收集墙”以趣味互动为主题,设置“主动拥抱朋友的温度传递者”、“对自己很满意的乐观派”、“拒绝摆烂的执行力王者”等角色标签,同学们选择与自己契合的标签并签名,在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开启游园之旅。
“唤醒快乐记忆”篇章中的“快乐图卡速答”环节以视觉冲击唤醒愉悦情绪。面对10秒限时挑战,同学们紧盯快乐图卡迅速回答相关问题。而“能量瓶绘时光”活动中,同学们用彩笔为“快乐小瓶子”填色,通过具象化的色彩表达内心幸福。小瓶子越满,代表快乐程度越高,同学们将“小伙伴的温暖与鼓励”、“美食时刻”、“成绩up up”等主题的小瓶子逐一填满,用色彩编织出专属的幸福密码。
进入“创造快乐体验”环节,“萌趣造物工坊”变身创意乐园。同学们用黏土、扭扭棒等材料捏塑“快乐萌宠”,在指尖塑形中释放压力并激发创造力。郑州市第一〇六高级中学心理老师刘慧依介绍:“手工制作是心理学艺术疗愈的重要方式,同学们可以通过超轻粘土和扭扭棒探索自己的内在情绪,减轻学业压力,达到放松和疗愈的效果。” “咔嚓定格美好”活动则通过“人体雕塑”形式,让同学们分组模仿创意照片动作,快门声与欢笑声交织,集体凝聚力在趣味互动中悄然升华。
在“传递快乐能量”版块,“手绘团扇传乐”活动引导同学们在扇面上绘制荷花、西瓜、萌宠等快乐元素,压轴的“悬空共绘笑脸”活动极具感染力,数名同学手持画笔,在悬空幕布上共同勾勒巨型笑脸,不同笔触的色彩交织碰撞,绘就出充满生命力的快乐图景,让参与者深刻体会到合作带来的力量。活动特别设置趣味集章抽奖环节,同学们每完成一个活动即可获得一枚印章,集齐三枚印章就可以获得大转盘抽奖的机会,同学们热情高涨,各个环节欢声笑语不断。
活动期间,胡庆周深入各活动区域,与同学们亲切交流。他在现场说:“我校作为美术特色学校,要充分发挥艺术育人优势,将专业特色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持续打造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艺术心理活动,为学生的心灵成长创设温暖港湾。”
此次“心心相印 ‘艺’起出发”心理游园会,不仅是一次艺术与心理的创新融合实践,更是郑州市第一〇六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活动月落实五育并举目标、护航学生心理健康的生动体现。未来,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探索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助力每一位学子向光而生,筑梦未来。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