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五十四中学王彦娟老师进行课例展示
学生精彩发言
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皇甫茉莉老师进行经验分享
郑州市第106初级中学杨雪梅老师进行质量分析和交流分享
郑州八中张喜乐老师进行质量分析和交流分享
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吉晓翠老师进行质量分析和交流分享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刘惠臻老师进行专题讲座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进一步做好中招语文备考指导工作,促进语文教学质量提升,9月18日下午,2023年郑州市初中语文中考质量分析暨九年级教学研讨会在郑州市第五十四中学明理学堂举行。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刘惠臻、郑东新区语文教研员巩凤华、郑州市第五十四中学校长周维华、党总支书记杨东辉及郑州市县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市区各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及九年级语文教师共一千二百余人参会。
会上,郑州市第五十四中学王彦娟老师进行了《不合理背后的匠心独运——我的叔叔于勒》课例分享。她通过“展示疑惑明任务、多种角度理情节、情节辨析悟匠心”三个环节来突破小说教学中的重难点——情节的跌宕起伏和张弛有度;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皇甫茉莉老师则带来了题为《让我们从容智慧地走过》的教学经验分享。皇甫茉莉的交流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学生的“学”,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二是关注教师的“教”,搭建交流学习平台。郑州市第106初级中学杨雪梅老师在会上通过分析2023年中考试题“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考查内容及能力要求,以《厚积薄发,知类通达——2023中考质量分析》为题,深度解读了新课标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相关内容。
郑州八中张喜乐老师进行了题为《撑逻辑之篙,向思维更深处漫溯》的考情分析与交流分享。他从《课标》入手,为大家全面呈现了2023中考语文试题中说明文阅读、写作部分的得分点和失分点,帮助九年级语文教师充分了解考情,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精准备考。张喜乐老师还对课标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就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具体建议,让老师们获益匪浅。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吉晓翠老师则带来了《聚焦文学阅读,解码语言表达——文学性阅读与表达》的交流分享,讲述了新课标中“文学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学业质量描述、在试卷中的呈现与分析、典型例题分析等内容,建议语文教师们精心打磨问题、用好教材资源、引导读透文本、创设主题情境。
最后,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刘惠臻老师做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命题与教学考量》的专题讲座。她指出,课标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评价标准、课程实施六个方面引导语文教师系统化地思考语文教学,研究课标,要先有宏观意识,再做精细研究。中考命题本着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始终遵循“坚持素养立意、坚持依标命题、坚持科学规范”的命题原则,这要求我们的教学也必须做到依标施教、落实素养。结合近年来中考语文的名著阅读题目,刘惠臻老师建议整本书阅读,要关注阅读的整体性和学生的阅读体验、收获、思考、质疑。
此外,刘惠臻老师还进一步指出了中考作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建议语文教师们在进行写作指导时注意对教材中的写作指导进行分类梳理、落实训练,围绕基本的写作要求,适当整合写作教学内容,避免零碎的讲解和难以落实的指导。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次教学研讨会,为郑州市全体九年级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探讨的平台,有效促进了语文教师们教学能力的自我审视与提升,进一步明确了中考语文备考的方向,可谓教有所思,研有所得。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