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六高级中学学子和澳门培正中学老师相聚一堂
澳门培正中学老师指导郑州市第六高级中学同学们编程
手工制作一份独特的澳门冰箱贴
2025年7月14日至18日,郑州市第六高级中学优秀学子代表跨越山海奔赴澳门培正中学,开启为期五天的文化交流之旅。这场充满温度的互动,不仅架起了两地学子心灵相通的桥梁,更彰显了中华文脉的深厚联结。
据悉,作为一所创办于1889年的百年名校,澳门培正中学以幼儿园至高中一贯制教育模式享誉粤港澳,百余年办学史上英才辈出。其特色“第二课堂”尤为亮眼——图书馆里穿梭着整理典籍的学生志愿者,中华文化馆中回荡着讲解非遗的稚嫩嗓音,创新科教馆内跃动着探索科学的青春身影,实践育人的理念渗透在校园每一个角落。当郑州市第六高级中学的同学们踏入校园时,两地学子的初次相逢竟如老友重逢般自然热络,笑语间的亲昵无间,恰是中华文脉同根同源、两岸民心相亲相近的生动写照。
手工制作教室里,澳门培正中学易敏彦老师以《时光停泊的港湾》为题展开的文化讲堂,将澳门中西合璧的百年历史娓娓道来。从大三巴牌坊的石刻艺术到妈阁庙的袅袅香火,从葡式蛋挞的香甜到广府早茶的醇厚,同学们仿佛置身时光长廊,触摸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课堂尾声的澳门冰箱贴制作环节,更让这份记忆有了具象的寄托。现场,同学们专注地挑选葡式建筑剪影、妈祖像等元素,在指尖翻飞中定格此行的美好,直到作品完成才惊觉窗外已暮色四合。
人工智能教育是澳门培正中学的金字招牌,众多学子凭借在此领域斩获的国际奖项,敲开了麻省理工、斯坦福等世界名校的大门。交流期间,郑州市第六高级中学的同学们走进综合机器人训练基地,亲身见证课本上的编程知识如何转化为灵活避障的机器人。在培正师生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分成四支小组投入编程实战,按照国际赛事规则展开三轮对抗赛。当最后一组机器人完成精准任务时,教室里爆发出热烈掌声,两个小时的交流虽短,却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科技创新与团队协作的种子。
研学途中,澳门博物馆的历史文物、科技馆的互动装置、回归纪念馆的珍贵影像,系统展现了澳门从开埠到回归的岁月变迁,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一国两制”下澳门的蓬勃发展。大三巴前的合影、港珠澳大桥上的远眺、议事亭前的漫步,每一步足迹都成为文化交融的注脚,更在他们心中打开了一扇瞭望世界的窗口。
据悉,郑州市第六高级中学与澳门培正中学的文化交流项目将持续深化,未来将为更多学子搭建跨地域学习平台。这场跨越山海的奔赴,不仅是一次成长的研学,更是一场血脉相连的文化寻根,它让青春的力量在交流中汇聚,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