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起强教强国使命

2024-09-12 15:20: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战略地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人才、创新有了第一的定位,教育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呢?

教育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教育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这一定位,使广大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备受鼓舞,进一步感受到教育事业是无上光荣的、崇高的事业,肩负起强教、强国的使命和责任,大大激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从教积极性和应对时代教育难题的自觉性。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教育提出时代命题。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具有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教育在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什么作用?这是教育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教育应培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更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意志品质、科学素养以及好奇心、求知欲、创新潜能和创造热情等。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高等教育要着力加强交叉学科建设,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调整升级传统学科设置,切实培养出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人才和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都要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人才,但应有所分工、有所区别。应统一规划,构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大中小学人才培养的合理、科学的体系。

培养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人才,需要企业发力。职业教育要突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上的“堵点”和“痛点”。企业忙于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参与。应从提高思想认识、实施体制机制改革着手,促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应鼓励企业将生产项目、攻关课题、人才规格等提供给学校,学校要主动根据企业在生产、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制订和调整教学、科研计划。

高质量发展为拔尖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

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拔尖人才培养。拔尖人才不仅要具备某一方面的天赋,还要强化品行素养、创造能力和跨学科知识培养,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有效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和项目。要摒弃分数主义,如果忽视对拔尖人才品行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难以创设促进拔尖人才“冒”出来的教育生态。

为培养大量面向未来的拔尖人才,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早期发现人才苗子的体制机制,要建立一整套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我们必须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建立一套早期选拔和早期培养的机制,鼓励各大中城市创建一批优质小学和中学,通过科学公正的选拔,将优秀学生送到优质学校去学习、深造。应制定相关法律,确保拔尖学生获得优质培养、优质学校能招收和培养拔尖学生。

为青少年营造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权利平等的成长环境十分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培养拔尖人才与教育公平并不矛盾,不要陷入“结果公平”的误区,要逐步建立尊重个性、兼顾潜能、因材施教的新公平观,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

教育数字化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新机遇。

要用好数字技术手段,变革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强化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推动教学结构向“师—生—机”三元教学结构转变,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的各类教育资源,打通线上线下,进一步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弹性学习机制。目前,大多数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有待提高,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存在数字教育差距,与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不匹配。必须大力强化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智能化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等。尤其要提高广大教师的数字素养,以数字教育赋能教育教学,将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

阅读是推进个人进步和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阅读具有弥补差距的向上之力,是一条通向幸福的重要通道,是有效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学会做人的源泉,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是学生踔厉奋发的强大动力源。学校应针对学生特点和需求,充分利用课内课外时间,认真抓好阅读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学校可以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阅读范围和内容,介绍和推荐阅读书刊,通过个人阅读、集体阅读、交流式阅读、研讨式阅读等方式,推动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同时,建立激励学生、教师阅读的机制,宣传和表彰阅读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学校要创建时时可读、处处可读、人人可读的场所,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每个人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

作者:杨德广

《中国教育报》2024年09月12日 第07版 版名:理论周刊

责编:王佳莉
举报 +分享 +收藏
最新新闻
童心邀月 情满中秋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中秋主题活动
Cinque Terre
师徒结对,以心育“新”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举行新入职教师拜师仪式
2024年郑州市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培训会举行
评论

暂无评论